前言
聖經裡面有一些非常有趣的紀錄,但要解釋起來卻存在一定的困難。其中的一些真是屬於「奧秘」的領域,你實在是不需要為不能了解全貌而煩惱(如:有關創世的紀錄);而對於聖經中的另外一些「難題」,如果你可以仔細觀察相關經文,並運用神給你的智慧與啟示,那麼你必定會有不少有益的得著。本次我們要討論的,掃羅在隱多珥女巫那裡遇到的撒母耳,究竟是人、還是鬼?就屬於這一類聖經難題。「隱多珥事件」—— 掃羅求問隱多珥交鬼女巫的故事,主要記錄在聖經撒母耳記上28章。要解開這裡出現的撒母耳之「身分」,我們就要依次解答下面三個問題:
(1)掃羅去找女巫的原因?;
(2)為什麼這女人看到撒母耳後就認出了掃羅?;
(3)經文中出現的撒母耳是從死裡復活嗎?
必須要指出的是:關於這一難題的解釋你一定會看到其他的版本,(雖然我認為我的這個解釋版本,從經文適配度與邏輯性上看都不錯),但我還是真誠地希望通過思考、比較,你可以獲得:存在解釋問題最少,得到聖經支持最多的那一版。無論你的解釋如何,不庸置疑的是——「隱多珥事件」是掃羅悖逆、被神棄絕、慘死於戰場前的最後一幕。
一、掃羅去找隱多珥女巫的可能原因
經文一開始就簡單扼要地描述了掃羅當時面對的景況——
- 幾番追殺不成,大衛逃入非利士人的地域,並以計謀獲得了非利士迦特王的信任,此刻竟然出現在掃羅對頭,非利士人的戰隊中(撒上27:12,28:1-2);
- 以色列的士師、掃羅的恩師撒母耳已經死了(撒上25:1,28:3);
- 以色列軍隊與非利士人的軍隊在耶斯列對陣。
聖經描述,掃羅面對非利士人「就懼怕,心裏發顫」(撒上28:5)。雖說掃羅與非利士人是老對手(撒上14:52),但面對強大、難纏的非利士人,以色列人常表現出驚恐與畏懼(撒上14:15,17:11),而這次戰鬥事關重大,也異常凶險。根據「基利波山戰役地圖提示」:非利士人以平原西北、摩利岡西南麓的書念為據點,掃羅則帶領以色利人集結於平原東南的基利波山。需要留意的是:書念本屬於以薩迦支派(書19:18),現已被非利士人佔領;再結合掃羅的屍身被釘在位於耶利斯平原東端的伯珊城牆上(撒上31:10)的記載,就不難了解此時非利士人已深入以色列的地界。此戰如果失利就代表非利士人將以色列國攔腰切斷,而且平原之戰對擁有戰車的非利士人相當有利(撒上13:5),人數上以色列人也可能處於絕對的劣勢。以上種種現實都反映出掃羅不僅毫無天時、地利、人和,最為重要的是:耶和華的靈已經離開掃羅(撒上16:14),而且耶和華更斷絕任何對掃羅回應(撒上28:6)。掃羅的如此的「眾叛神離」完全是咎由自取,留給他的只有惡魔的侵擾(撒上16:14)、殘害祭司惡行的紀錄(撒上22:18-19)、以及先知與他的割袍斷義畫面(撒上15:27)。要知道,夢、烏陵與先知正是獲得耶和華啟示的三種渠道。
掃羅要去的隱多珥位於書念的北邊,是敵後地區;巫術更為耶和華所憎惡(利20:27,申18:10-11),也是掃羅曾經在國中所禁止的行為(撒上28:3);主帥戰時離營更是兵家大忌。掃羅此去冒著軍事、生命、政治的三重風險,表示此刻掃羅在屬靈上已成孤家寡人、面對軍事困局、戰事敗局無計可施、走投無路,唯有劍走偏鋒,走上了找女巫去尋求出路的邪道(撒上28:7)。
二、隱多珥女巫看到撒母耳就認出掃羅的可能原因
“交鬼之人”的意思是“喚起死人的人”,“行邪術的”也相仿,這些人通過特別方式與死人的靈魂交流,以達到知曉未來情景的目的,交鬼與行邪術在古代近東地區外邦人中相當普遍。至於這個女人為什麼能在掃羅的禁令下存活?或者是該地區已經陷落在非利士人手中,更有可能的原因是掃羅的禁令更多的是統治上的姿態,並未在信仰上要求以色列人全然遵行(就如他自己一樣)。由於掃羅喬裝改扮,隱多珥女巫沒有第一時間認出掃羅,但對於這位帶著兩個僕人的訪客還是抱有相當大的警覺,她以掃羅王的禁令試探對方及保護自己(撒上28:9)。掃羅的回應相當諷刺:遭耶和華離棄的他,卻指著耶和華發誓;禁止巫術的他,竟保證行巫術者免受懲罰(撒上28:10)。女巫得到了誓言後,同意了「訪客」的請求,並具體詢問要招之人的名字(撒上28:11)。接下來是女巫的三個動作,「看見」、「大聲驚呼」、「認出掃羅」(撒上28:12)。女巫是如何認出掃羅的?
線索一、這位訪客保證她不受國王禁令的懲罰——試想,除了國王自己,誰會有如此大的權柄與表白?
線索二、經文沒有記載女巫「要行」或「行了」招魂之術,而這位被招的「撒母耳」就已經自己上來了——這絕對不是以女巫法術可以控制的、招來的「普通鬼魂」,後面女巫的描述中也證實了這一點(撒上28:13);
線索三、女巫認出了撒母耳嗎?雖然有人以後面女巫用不帶稱謂的方式描述所見之人的特性與形狀(撒上28:13-14)來爭論女巫是否認出了撒母耳?但筆者認為,或許後續這些沒有稱謂的準確描述,正說明了此時女巫已非常確定她看見的人就是以色列曾經的士師,耶羅罕的兒子,按立、輔佐掃羅的撒母耳。撒母耳確定了,眼前這位特殊「訪客」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——掃羅。
不可否認:上述三個線索如果單一而論都不是很有說服力,很難讓人了解女巫是如何認出了撒母耳,進而確認掃羅。但聖經作者精心、緊密而連續性的呈現這些線索,讓線索成為了理據。女巫從掃羅有權柄的起誓,以及已經離世、卻不請而來撒母耳而認出了掃羅。
三、撒母耳「現身」這一難題的可能解釋
這裡先來拆解一下問題本身:
第一個問題:女巫看到撒母耳了嗎?是!部分原因已經在前文做了論述,這裡需要補充的是:女巫看到的是「神」(注意:不是巫鬼),是老人的形狀,身穿長衣。老人的形象自然不必多說(撒上8:1),有關「長衣」的部分Hoffner和Harry A.在他們的撒母耳記注釋書裡有非常有趣的觀察:標誌性的長衣,從小就出現及貫穿在撒母耳出現的場景中,特別是與掃羅割袍斷義、永不再見這一幕中也出現了這個標誌性的長袍(撒上15:27)。女巫看到的,是否可能就是這件被掃羅扯斷了衣襟的長袍呢?
第二個問題:撒母耳從死裡復活嗎?不是!理由在掃羅的反應中(撒上28:13-14)——他詢問女巫看見了什麼?是怎樣的形狀?掃羅甚至不像耶穌的門徒一樣見到摩西和以利亞,他從始至終都是聽到而見不到。
第三個問題:撒母耳是真的嗎?是真的!理由除了女巫、掃羅的確認;更有撒母耳重述掃羅悖逆神,遭神棄絕,被大衛取代的歷史,以及對掃羅「明日預言」的成真(撒上28:19,31:8)。鬼可能說真話(路8:28),但只有真先知才能講神的真預言(申18:18-22)。
第四個問題:那如何理解,“這樣,掃羅死了。因為他干犯耶和華,沒有遵守耶和華的命;又因他求問交鬼的婦人,沒有求問耶和華”(代上10:13-14)。掃羅求問交鬼婦人的事既然是被列為他遭神棄絕的主因之一,耶和華又怎能用交鬼婦人之法使撒母耳現身呢?撒母耳抱怨掃羅打攪他的平安,招他上來(撒上28:15)似乎也加強了撒母耳出現的不合法性。對這個問題,要辯論的是:按聖經的敘述,撒母耳並非女巫所招;已經安息與神同在的撒母耳被攪擾是真,但既然不是巫術的結果,那他“上來這件事”誰又能說不是神的特別憐憫與許可呢?不要忘記:「撒母耳直到死的日子,再也沒有見掃羅;但撒母耳為掃羅悲傷,是因為耶和華後悔立他為以色列王」(撒上15:35)。讓撒母耳見到這曾經悖逆,不知悔改,越久越惡,如今如此邪僻的掃羅,讓他親口向掃羅再發預言,這是既神對撒母耳的憐憫與安慰,也是對掃羅罪惡的終極宣判(撒上28:20)。
結語與應用
掃羅求問女巫是舊約中極具戲劇性的轉折點。這事件本身的屬靈本質絕不是簡單的「通靈」,而是掃羅系統性背棄神的巔峰。他早年就違背神的命令(撒上13、15章),此時已完全與神的啟示斷絕(28:6“耶和華不藉夢回答”)。撒母耳宣告的死刑,實際是神允許的終極審判。
信徒當從掃羅的屬靈墜落中汲取四點教訓:
- 信仰功利化(只在危機時求神);
- 尋找屬靈替代品(大神、名言、星座、占卜等);
- 信仰生活孤立(沒有監督共勉的屬靈夥伴);
- 信仰關係人文化(信仰首先是人與神的關係,然後才是彼此間的關係)
我們特別要強調掃羅的悲劇始於對神微小的不順服——當他不等撒母耳就獻祭(撒上13章),已埋下背道的種子。這點對職場基督徒尤為警醒:輕易妥協一次就可能滑向深淵。最後讓我們用撒母耳的質問作結:“耶和華……已經離開你”(28:16)——這不是神的拋棄,而是掃羅長期拒絕啟示、順服的必然結果。信徒當時刻反省:我們是否在“小事”上逐漸疏遠了神?
Andy 25-07
歡迎通過email交流:dduck419@hotmail.com
参考书目
Hoffner, H. A., Jr.. 1 & 2 Samuel: Evangelical Exegetical Commentary. H. W. House & W. Barrick, Eds. Lexham Press,2015.
華活特博士和朱特博士編。〈撒母耳記〉。《信徒聖經注釋》。范約翰和胡翼權譯。(香港:角聲出版,1992年6月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