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靈修嗎哪 Day0007」

嗎哪出處:雅各說 (Then Jacob prayed):「耶和華-我祖亞伯拉罕的上帝,我父親以撒的上帝啊,你曾對我說:『回你本地本族去,我要厚待你。』你向僕人所施的一切慈愛和誠實,我一點也不配得;我先前只拿著我的杖過這約旦河,如今我卻成了兩隊了。求你救 (Rescue me, I pray) 我脫離我哥哥以掃的手;因為我怕他來殺我,連妻子帶兒女一同殺了。你曾說:『我必定厚待你,使你的後裔如同海邊的沙,多得不可勝數。』」(創32:9-12)

引言

創世記32章9-12節記載了雅各結束流亡,回歸故土途中,即將要面對其兄以掃時的禱告。這段禱告充滿「請願與感恩」意味。此處被譯為「禱告」的希伯來字是:אמר / ʾāmar(參創24:12-14),原意為「說」,常用於請願、代禱或感恩。

今日嗎哪:「祈求/禱告」אמר /ʾāmar

嗎哪出處:雅各說 (Then Jacob prayed):「耶和華-我祖亞伯拉罕的上帝,我父親以撒的上帝啊,你曾對我說:『回你本地本族去,我要厚待你。』你向僕人所施的一切慈愛和誠實,我一點也不配得;我先前只拿著我的杖過這約旦河,如今我卻成了兩隊了。求你救 (Rescue me, I pray) 我脫離我哥哥以掃的手;因為我怕他來殺我,連妻子帶兒女一同殺了。你曾說:『我必定厚待你,使你的後裔如同海邊的沙,多得不可勝數。』」(創32:9-12)

覆述與理解】德里克·基德納在其《創世記》解經書中對雅各的這段禱告有如下的評價:「這份動人心弦的祈求堪稱典範。它穩固地建立在盟約、誡命與應許的基礎之上(9節),並以對上帝恩典的驚嘆彰顯出真正的敬拜內涵(10節),這種恩典超越了任何應得或可預見的範疇。」

洞察與思考

雅各的這段禱告篇幅不短,內容深邃,時間跨度長,值得我們細心觀察與深入思考:

  • 這顯然是雅各在擔憂、不安、恐懼中的禱告!面對曾被他施計搶走長子名分的哥哥以掃,雖然他已安排好了對應策略,但內心的不安、恐懼、以及可能存在的愧疚及自責仍在攪擾著他。在這樣的時刻,他來到神地面前,他會說些什麼呢?
  • 在這段禱告中,雅各兩次引用神的話語——「你曾對我說:“回你本地本族去,我要厚待你。」以及「你曾說:“我必厚待你,使…。」
  • 雅各謙卑地紀念及感謝神的幫助及恩賜:「你向僕人所施的一切慈愛和誠實,我一點也不配得。我先前只拿著我的杖過這約旦河,如今我卻成了兩隊了。」
  • 雅各真實開放自己的心情及軟弱——坦承恐懼(我怕他來殺我,連妻子帶兒女一同殺了);謙卑尋求神的幫助(求你救我,脫離…)

以上的觀察非常寶貴,但我們需要更進一步:這裡的雅各,不再僅僅是一個屬靈的繼承者了,他已經成為一個真正敬畏、敬拜神的信仰者了。

  • 雅各兩次所引用的神的話語,正正體現出他的禱告源於對「盟約、誡命與應許」的真實信心;
  • 雅各的紀念與感恩是真誠與深刻的,他完全意識到,即便神的應許確鑿,他所領受的恩待與保護也遠遠超過了他可以想像與預見的範疇。這裡需要指出的是:連他與哥哥之間的分裂,如今也被他以積極的視角重新審視。
  • 我們必須留意到:雅各最緊迫的請求,直至第11節在才被提出。其最後一句中的「妻子與兒女」(V11)揭示了雅各保護殼的新裂痕——雅各自爆其短,不再自恃自足;他坦承自己的軟弱,渴望神基於應許的保護,甚至將屬於自己的過往完全交托在神的手中。
  • 聖經顯示:雅各在第11節所承認的恐懼,隨即因被銘記的應許(V12)而得以消解。這切實的應許從兩側環繞著整個禱告(V9b&12)。伴隨著雅各將遙遠的未見之事納入考量,眼前哥哥的威脅已不再顯得那麼壓倒性了。

應用與實踐

  1. 用神的話語作為禱告的根基:學習雅各在禱告中兩次引用神的話語,將我們的祈求建立在神的應許之上。在面臨困境時,先尋求神在聖經中的啟示,以此作為禱告的基礎與確據。
  2. 在感恩中陳明真實的需要:效法雅各先感恩、後祈求的模式。在向神陳明需要之前,先數算神的恩典,承認「我一點也不配得」,這樣真誠而謙卑的態度必使我們的禱告蒙神悅納。
  3. 坦然無懼地呈現軟弱與恐懼:雅各毫不掩飾地承認自己對以掃的恐懼。我們也當學習在神面前真實敞開,不隱藏內心的軟弱、憂慮與過犯,因為「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」(來4:15)。
  4. 讓神的應許消解面對的恐懼:當雅各將眼光從眼前的威脅轉向神的應許時,恐懼就退卻了。在禱告中,我們需要學習讓神偉大的應許環繞我們微小的困難;讓祂豐富的智慧覆蓋我們的有限,信心就在這樣的視角轉換中得以堅固。

Andy 25-10

歡迎通過電子郵件交流:dduck419@hotmail.com

参考书目

Derek Kidner. Genesis: A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. Tyndale Old Testament Commentaries. Downers Grove, IL: InterVarsity Press, 1967.

K. A. Mathews. Genesis: The New American Commentary. Nashville: Broadman & Holman Publishers, 2005.

留下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