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途有你 之 一切皆在恩典之下

願以此文做為自己生日的紀念,更願這篇記錄,帶您漫步於我的恩典之路 —— 這條路上,「年齡不是重擔,而是蒙福的冠冕」。

前言

真心相信:五十歲後的每一個生日,都如人生旅途中的一座座里程碑 —— 舊日遠去,永恆漸近。我歡喜數算歲月的饋贈,正如詩中所雲:「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,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」。回首過往,每一刻都浸潤著恩典——從童年的懵懂到成年的追尋,恩典之手從未離開。願以此文做為自己生日的紀念,更願這篇記錄,帶您漫步於我的恩典之路 —— 這條路上,「年齡不是重擔,而是蒙福的冠冕」。

第一部:恩典的萌芽

作為基督的信仰者,我(Andy)是家中的第一代。我出身於一個有相當歷史傳承的大陸家庭,我對此深以為榮。我的曾外祖父出生於清朝末年,早年在日本留學時加入同盟會,他的政治生涯經歷晚清、民國和新中國三個時期,曾經位居高位。外公是成就斐然的歷史學家;母親在中國改革開放後移居香港,成為卓有成就的工商業人士,幫助當年的中國工業企業引入大量西方先進機床。爺爺早年在上海灘闖蕩,成為銀行家與收藏家。父親作為長子,自幼被訓練自立自強,是新中國的第一代大學生,就讀於哈爾濱工業大學,由蘇聯教授教導,後來成為中國第一代計算機工程師。我雖無信仰傳承,但家庭在政治、經濟、教育等領域皆有深厚根基,思想包容開放,強調堅韌、刻苦、貢獻與學習的訓誨,這對我影響深遠。這一切彷彿映照神的創造:萬物本為美好,人乃神照著自己的形象所造,蒙福耕耘治理這地。

我從小學到大學都有幸就讀於優秀學校,家庭背景與經歷讓我不知不覺懷有優越感,凡事倚靠自己。人生的第一個衝擊發生在進入大學那年,我趕上了1989年的那場運動。長話短說,那次的經歷極大的搖撼了自己對於所有關於「偉大」事情的信任。在母親的安排下,89年10月,自己20歲生日後,移居到香港並獲得了香港的身份。90年回到大陸,92年大學畢業後,93年前往香港工作。人生頭二十年未有直接接觸過基督信仰,但通過閱讀如伏尼契的《牛牤》、雨果的《巴黎聖母院》、《悲慘世界》及大仲馬的《基督山伯爵》,我對信仰有模糊印象 — 小說中的修道士,特別是《悲慘世界》中神父的形象,透出了恩典的微光。在我讀初中二年級時(14歲),母親從香港帶回一本《新約全書》,我帶去學校露營,首次讀到“登山寶訓”,雖不懂其義,卻種下種子。我小學時一位好友中文名“迦南”,她告訴我這是她信基督的姨媽所起——這名字源自聖經應許之地。後來了解到這暗示恩典的預備。

人生第一次體會恩典的寶貴是在小學三年級。那時母親長居香港,父親每周才回家一次,我由外婆代管,幾乎成了無人看管的孩子。我體弱多病,為逃避同學取笑,常裝病缺課,後來整個學期未去學校,每日在外遊蕩。由於當時電話稀缺,學校竟無人家訪。第二學期初,班主任與數學老師突然到訪,將我帶回學校。我原以為會留級或受處分,但這一切未發生——數學老師請我最好的朋友幫我補課,我就這樣“不配地被恩待著”。多年後,這位數學老師成為學校的校長,並來到我的婚禮致詞,她說:「他(Andy)在學校時,一直都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孩子」。這事對我日後認識恩典至關重要,正如聖經所言:“你們得救是本乎恩,也因著信;這並不是出於自己,乃是神所賜的。”回想起來,這是聖靈播下的種子,在混沌的世界中顯明神的慈愛。

第二部:恩典的庇護

在香港的職青生活很自在,目標簡單:多賺錢買喜歡的東西(如車、帆船、遊艇),並計劃去美國讀書。但因貪婪想賺快錢,我投資股票和貨幣槓桿衍生買賣,常常日進鬥金,最終卻遭遇歷史性崩盤。由於交易地點問題,我眼睜睜看著指數暴跌卻無法處理,財務損失巨大,雖未破產,但謎之自信的「掌控力」被無情擊碎。更心碎的是:家庭中出現危機,我熟悉的安全城堡搖搖欲墜。而那時,自己的情感生活也一塌糊塗,經歷了一場讓人傷痛的分手,對方一句“你不懂愛”讓我陷入深深的迷茫與痛苦,我一度每週五晚泡在酒吧——借酒消愁。一晚,我醉倒香港尖沙咀海邊的石凳上昏睡整夜,早上頭痛欲裂,感覺自己像乞丐。另一晚,大醉後渾噩回家,次日醒來看見母親坐床邊,一臉愁容傷心。母子四目相對,卻鴉雀無聲。那時我發誓:不能再這麼墮落了!之後,我行為上積極起來——投入工作、學習德語、鍛鍊身體,但心靈卻依舊空空蕩蕩。常回家坐在沙發裡自問:我到底在幹什麼?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?為何我相信的一切都被擊碎?我該信什麼?這正是罪的權勢彰顯,“我真是苦啊!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?”(羅馬書7:24)

但神完全知道我生命的軌跡——被罪捆綁,死在過犯中。稍早前志得意滿時,一天早上在銅鑼灣地鐵站,一個陌生人Kevin Lo向我傳福音(他後來成為我一生的摯友)。我去過教會主日,參加職青活動和聖經討論會。基督徒們很好,但我驕傲自大,常與他們爭辯,自以為義,相信一切在掌握中。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再未聯絡他們。在這被困住的時刻,出現了一個去歐洲工作、散心的機會。

第三部:恩典轉折點

1994年深秋的一天,結束歐洲工作之旅的我,帶著情傷的疲憊來到巴黎。這座城市的高貴與寧靜令我著迷,但“浪漫”二字卻與我此刻的心境相去甚遠。前文提及的那痛徹心扉分手帶來的迷茫與痛苦依然深深地纏繞著我。來到巴黎,彷彿是為自己尋找希望與真愛出路的一站。

“去巴黎聖母院吧,”我這樣想著。但聖母院正在整修,腳手架包裹主體,唯有鐘樓顯露。步向其中,外牆上莊嚴的雕刻和中央的“最後審判”最顯眼,大廳內安靖的氣氛、搖曳的燭火,瞬間撫平內心浮躁。本想登樓觀賞著名的玫瑰窗,卻意外見證一場改變我一生的婚禮。殿堂前方被圍起,一對新人舉行神聖儀式。距離雖遠,看不清面容,但潔白婚紗與莊重禮服,以及空間中瀰漫的祝福,深深震撼了我。參訪者無不屏息靜立,彷彿大家都是新人親友。在聖潔歌聲與祝福掌聲中,我不禁仰望數十米高的穹頂,光影斑駁下,彷彿天堂觸手可及。那一刻,一個念頭清晰浮現:如果相愛兩人有共同信仰,婚姻是否更堅固?共同的仰望,是否是愛的奧秘?我內心渴望:若我的婚禮也能如此,該多好!這經歷讓我瞥見神的聖潔,有可能呈現於「塵世」之中的神聖之地。

帶著這份感動走出聖母院,我沿塞納河畔漫步。河岸寧靜突然被兩輛呼嘯而過的山地摩托車打破。幾分鐘後,駭人一幕映入眼簾:一位騎士癱倒在地,面目全非,氣息全無;他的同伴坐在花台上,失聲痛哭。生者的絕望,如地獄枷鎖與無盡痛苦、自責和悔恨相伴。天堂與地獄的景象,竟如此真實地呈現在塞納河畔!婚禮神聖祝福與車禍的殘酷死亡,形成驚心動魄的對比,讓我深刻領悟:生命的方向與歸宿絕非虛幻,它真切影響每日生活與選擇。這正是“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;惟有神的恩賜,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里,乃是永生。”(羅馬書6:23)我意識到:自己氣息尚在,但心卻已死在過犯中,轉折點到了。

第四部:恩典中自由

回到香港,找到Kevin弟兄,本想倒苦水找安慰,但神的救恩計劃超乎想象。弟兄們邀請我參加小組查經,認識神、耶穌、神的話語和罪。討論罪的內容給我極大震撼,縈繞心中的謎團開始撥開:生命中許多問題來自“罪權勢”的掌控,而“變好的努力”不過如溺水者無望的掙扎。那次對談中,弟兄們坦誠,我也敞開認罪,但離大徹大悟尚遠。我堅持論點:我同意世人犯罪,我也是!但既然都陷罪中,何來出路與潔淨?弟兄們留下一句話:下次查經你就會瞭解!而這下一次查經的主題是“十字架”,那是一次沈重卻完全釋放的經歷。

當時我未完全理解基督受難、釘死、復活的神學意義,但耶穌周遭之人的百態——虛偽、自私、膽怯、傲慢、冷酷、謊言、逃避、不義——每一幅畫都反映我人生的真實景況。基督十字架上的承擔、忍耐與愛,讓我聯想到母親的愛——那被我視作理所當然、塵封腦後的恩情。那次查經,情感上我被神的愛打動,但意志上未全然投降。聖靈工作時,那舊我仍在破敗的自我城堡上抵抗,但我接受弟兄建議:禁食禱告三天。三天後,在一個宣教聚會中,我第一次被先知講道擊穿內心。題為《與生命有約》的信息直刺我心,讓我坐立不安,彷彿“他把我所行的、內心想的都說出來了”。我服了,也信了。一周後,我在香港淺水灣海邊,眾弟兄姊妹見證下,宣告唯基督為生命之主,並受浸歸入祂。這標誌著新的開始,全然不同的自由之路已然展開(以弗所書2:4-5)。

第五部:恩典裡蒙福

“沒有人會認為信仰之路容易走。但請相信:神會與你同在,聖靈會幫助你成長,忠心的弟兄姊妹會非常樂意與你分享。”這是一位姊妹送給我的受洗禮物——寫在一本NIV聖經扉頁上的文字,我深以為然。但說起信仰的至難之處,那就是必須面對罪的毒鈎。我們可以不犯罪,但罪權勢依然猖獗,舊生活模式和習慣的纏繞,需每日警醒面對。與基督聯合如婚姻,不只浪漫。歸信後很長一段時間,我每日靈修,但靈修外時間仍“我行我素”。約半年後,與屬靈導師對談,他翻開撒母耳記,一起查考掃羅與大衛生平,然後問我:“這兩個王,對比結局,你現在像誰?你更願像誰?”這問題如五雷轟頂,避無可避。我像掃羅——倚仗才幹、資源、眼見,驕傲自大……可想結局慘淡!但如何“不驕傲”?我困擾無答案。神又為我量身定制實景教學——與一位弟兄結伴澳洲旅行中,我嘗試了“Bungy Jump”!這極限運動需勇氣、決斷、放手、擺上自己,但最關鍵的是那條彈性繩索。信仰生命非自由落體——過程自由炫酷,結局粉身碎骨?當然不!真正安全與平安來自與神的關係,和祂的連結,全然接受祂的引導、保護、限定。這是我跨入真信心成長的重要一步,如希伯來書11:1說:“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,是未見之事的確據。”遵行神的旨意,尋求祂的美意,按祂喜悅的計劃,享受經歷祂的同在……這就是恩典路上的信心旅程。

隨後,人生在基督豐盛的恩典與真理中展開:蒙召、被揀選,服事群體;結婚、生子、東西南北地拓展疆界,至親也大多受洗歸主。其中一個極大的安慰是:在母親離世前的半年(2000年離世),我與母親和好(悔改認罪,請求並接受她的原諒)。她也在自己太太的幫助與引導下相信基督。信仰生命還在進程中,我仍需每日學習在罪中得釋放,靠恩典成聖(帖撒羅尼迦前書5:23-24)。信仰之路上眾多未知依舊,但沒有什麼比那好消息所傳遞出的,關於我們的進程與終局更確定的了:

  • 「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从新得力,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。」以賽亞書40:31
  • 「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,是要叫你們在我裏面有平安。在世上,你們有苦難;但你們可以放心,我已經勝了世界。」約翰福音16:33
  • 「因為凡從上帝生的,就勝過世界;使我們勝了世界的,就是我們的信心。勝過世界的是誰呢?不是那信耶穌是上帝兒子的嗎?」約翰一書5:4-5

我只是這芸芸眾生中的一粒塵沙,但我有我的角色,在這恩典之路上,彰顯著神從創造到救贖的大計劃:祂以恩典呼喚;祂借基督賜下更新與盼望;那等候祂的必重新得力。願我的故事能帶來鼓勵,願你找到可以信賴的信心對象——耶穌基督,在持續的旅程中跟隨祂,並且蒙福、得力、得勝、直到永恆。

恩典永恆,未完待續

Andy 25-10

歡迎通過電子郵件交流:dduck419@hotmail.com

留下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