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承接創世記24章12-14節,第15節仍然聚焦於亞伯拉罕老僕人的禱告。值得注意的是,由時間狀語「話還沒有說完」與轉折詞「不料」所引出的場景,極具戲劇張力,令人印象深刻。此處,NIV與NET譯本將希伯來字:דבר / dabar譯作「禱告(praying)」。從敘事邏輯來看,這一譯法完全可以接受——因老僕人此時仍在禱告之中。然而,從該詞的基本詞義與常見用法(即「說話、發言、表達」)來看,將其譯為「禱告」實屬少見。不過我們也不應忽略,「dabar」確實具有「應許、交談與神聖啟示」的涵義,僅在創世記中就有多處經文支持這一理解(如創 8:15,12:4,17:23,18:27)。即便如此,我們仍如此理解:禱告是信徒在說話,或出聲、或心中默念(創24:45);禱告更是信徒與神的交談,是信徒對神應許的紀念與重申,是信徒對神啟示的回應。
今日嗎哪:「禱告」דבר / dabar
嗎哪出處:“話還沒有說完(Before he finished praying),不料,利百加肩頭上扛著水瓶出來。利百加是彼土利所生的;彼土利是亞伯拉罕兄弟拿鶴妻子密迦的兒子。”(創24:15)
【覆述與理解】亞伯拉罕老僕人的禱告甚至還沒有結束,主人所託付的,也是他禱告中所描繪的「理想人選」就已經出現了。這位女子,正是拿鹤密迦的儿子彼土利的女兒(22:23),她的身份完全符合亞伯拉罕所設立的家族淵源的標準(24:4)。
【洞察與思考】
對於這段經文,我們可以有以下的一些觀察與思考:
- 老僕人在禱告中對神的引導有清晰而具體的描繪(24:12-14),而神的回應令他驚嘆——禱告被這位「天選之人」的出現打斷;她的每一個舉動,不僅完全符合他的祈求,甚至超出他的預期(24:16-20)!
- 原文描述利百加出場的語句極具畫面感:Look, Rebeka was coming out!“看哪,天選之人(利百加)出現了—— 這簡直就是「女主角」隆重出場,充滿了神出人意料的安排。
- 15節與17節上半部分突出了兩點信息:(1)僕人禱告還未結束,神就已經在回應了—— 祂完全知道我們的所求所想;(2)神回應禱告的時機(Timing)與方式始終掌握在祂的手中。
- 結合22:13與22:40的內容,我們看見:神信實的應許與人信靠的行動相互融合,從而成就祂美好的旨意。
【應用與實踐】
- 從老僕人的禱告及利百加的回應上,我們可以認識到她是一個:勤勞、善良、大方、慷慨、樂於服侍、敬畏神的女人!這不僅可作為弟兄擇偶的屬靈參考,也應是姊妹追求屬靈成長的方向;
- 當你認識到:神回應禱告的時機與方式由祂掌管,這將如何影響你今后的禱告生活?
- 最近或曾經,你的信仰生活中有沒有經歷過“神信實的應許與人信靠的行動相融合,從而實現祂美好旨意”的見證?
- 17節中「僕人跑上前去迎著她」以及26節「那人(老僕人)就低頭向耶和華下拜(worshiped)」。老僕人後續的這兩個動作,給了你什麼樣的屬靈啟發?
Andy 25-09
歡迎通過電子郵件交流:dduck419@hotmail.com
参考书目
Derek Kidner. Genesis: A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. Tyndale Old Testament Commentaries. Downers Grove, IL: InterVarsity Press, 1967.
K. A. Mathews. Genesis: The New American Commentary. Nashville: Broadman & Holman Publishers, 2005.